
浙江鐳蒙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程琪總工程師
倉儲類車庫不同交換技術在我國的應用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機械式停車設備也獲得了蓬勃發(fā)展,各種類型的交換技術涌現(xiàn)出來,本文將對目前市場上已在使用的交換技術做一些介紹,并進行簡單的分析對比。
交換技術是停車設備中的關鍵技術,它直接影響停車設備所需停車空間的大小,存取車的速度快慢,停車設備的能耗多少和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停車設備的交換技術可以分為兩大類;有載車板的交換技術和無載車板的交換技術。
在介紹時配有一些錄像,這些錄像絕大部分是國外公司的,為避免侵權恕不提供復制,介紹時提到的優(yōu)缺點不一定準確,只是各人的淺見,并不針對任何公司。
1 有載車板的交換技術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1 摩擦輪交換技術
工作原理:國內(nèi)大都采用摩擦輪夾緊載車板下的驅(qū)動條,摩擦輪旋轉帶動載車板進出車位,摩擦輪上的正壓力可以用彈簧或調(diào)節(jié)螺釘來調(diào)整。
優(yōu)點:運行平穩(wěn),安裝調(diào)試方便。
缺點:對摩擦輪外層的橡膠要求較高,是主要易損件;需回送空車板,停車空間凈高較大。
適用范圍:可縱向或橫向存取車,適用于垂直升降類,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
另外德國威爾公司采用雙車板摩擦輪交換技術,摩擦輪作用于車板邊緣,僅應用于縱向存取車。
優(yōu)點:存取車速度快,不需要回送空車板。
缺點;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
適用范圍:僅用于縱向存取車,適用于垂直升降類,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
1.2 鏈條勾拉式
工作原理:利用兩根鏈條之間的銷軸勾拉車板下的鉤子,來存取車板??梢杂脙商籽b置同時工作(雙邊同步勾拉),也可以只用一套機構。
優(yōu)點:結構簡單。
缺點:對車板和交換機構間的配合要求較高,安裝調(diào)試比摩擦輪交換機構麻煩。需回送空車板,停車空間凈高較大。
適用范圍:可用于縱向和橫向存取車,適用于垂直升降類,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
1.3 回轉勾拉式
工作原理;利用回轉臺上的銷軸和滾子來勾拉車板上的勾拉槽,完成存取車動作。
優(yōu)點:用于垂直升降類時層高較低,庫內(nèi)使用的電機數(shù)量少,故障點少,交換機構除存取車外還能完成車板調(diào)頭功能,易與標準化,采用該交換機構的升降搬運器可用于底部、上部或中部進出車。
缺點:需回送空車板,存取車速度比梳齒式慢。
適用范圍:用于橫向存取車,適用于垂直升降類,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
1.4 自由移動式交換機構
該機構的來源不明,請各位看一下動畫,內(nèi)部機構原理各馮想象。
除上述幾種形式外還有其他形式,如:貨叉式等,因目前極少使用不再贅述。
2 無載車板的交換技術
無載車板的交換技術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存取車時交換機構要進行往復運動,另一種存取車時交換機構是連續(xù)運動的。
2.1 用于橫向存取車的梳齒交換機構
該技術是日本富士公司首創(chuàng),在我國主要用于垂直升降類機械式停車設備,但富士公司的資料顯示他們也用于平面移動和巷道堆垛類機械式停車設備。下面的優(yōu)、缺點僅以垂直升降類進行分析。
優(yōu)點:存取車速度快,升降搬運器結構簡單。
缺點:層高大,使用的電機數(shù)量大,以40車位的塔庫為例,車位梳齒移動需要88臺電機,因而增加了故障點,在升降搬運器上沒有平層定位裝置,入口的回轉臺結構復雜,特別是中部出入時。
適用范圍:國主要用于垂直升降類機械式停車設備。日本也用于平面移動和巷道堆垛類機械式停車設備。
2.2 用于縱向存取車的梳齒交換機構
該技術是由歐洲傳入我國的,目前在用的主要有兩種形式,即固定梳齒和可伸縮梳齒。
2.2.1 固定梳齒交換機構
工作原理:取車時,梳齒搬運車開到車位梳齒架下面,搬運車上的梳齒上升,抬起車輛,搬運車上的對中桿伸出頂住車輪,梳齒搬運車從車位開回,存車時動作過程相反。
優(yōu)點:不需要回送空車板,提高了存取車速度,具有自動對中機構,減少了停車位的寬度,節(jié)約了空間。
缺點:占據(jù)的空間高度較大,層間凈高需要1950mm。
適用范圍:用于橫向存取車,適用于垂直升降類,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
2.2.2 伸縮梳齒交換機構
工作原理:取車時,梳齒搬運車開到車位梳齒架中間,搬運車上的梳齒和對中桿伸出,搬運車上的梳齒上升,抬起車輛,梳齒搬運車從車位開回,存車時動作過程相反。
優(yōu)點:不需要回送空車板,提高了存取車速度,具有自動對中機構,減少了停車位的寬度,節(jié)約了空間。層間凈高小于固定梳齒交換機構,約1800mm。
缺點:層間凈高大于機械手交換機構(夾車輪結構)。
適用范圍:用于縱向存取車,適用于垂直升降類,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
2.3 機械手交換機構(夾車輪)
最早在國內(nèi)見到的這類交換機構是德國Palis 的產(chǎn)品,采用液壓驅(qū)動,產(chǎn)品的高度僅100mm。
工作原理:取車時,在機械手上的擺臂收回的狀態(tài)下,機械手開到停車位的汽車下面,達到指定位置后,張開擺臂夾起車輪,兩套擺臂會根據(jù)車輛的軸距不同自動調(diào)整距離,抬起車輛后開回。存車時,動作過程相反。
優(yōu)點:不需要回送空車板,提高了存取車速度,在出入口設備上配有自動對中機構,減少了停車位的寬度,節(jié)約了空間。當機構的自身高度能做到100mm時,其層間凈高是目前各種交換機構中最低的,只需1650mm。每車位價格是各種交換機構中最低的產(chǎn)品之一。
缺點:機構內(nèi)部空間小,對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較高,機構自身沒有對中能力,需在出入口設備上進行對中;對停車位的不平面度要求較高。
適用范圍:用于縱向存取車,適用于垂直升降類,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
2.4 有動力輥道式交換機構
該機構屬于連續(xù)運動的交換機構,即交換機構不需要開到車位內(nèi)。
工作原理:當搬運器到達指定車位時,搬運器上的輥子和車位內(nèi)的輥子在各自的電機驅(qū)動下,同時啟動,將車輛由車位送到搬運器上。
優(yōu)點:連續(xù)運動,存取車速度高。
缺點:車位內(nèi)需要有電機,使故障點增加,由于車輛移動在輥子上進行,存取車過程中車輛始終在搖擺。
適用范圍:主要用于橫向存取車,適用于垂直升降類,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
2.5 履帶式交換機構
該機構屬于連續(xù)運動的交換機構,由日本三菱公司發(fā)明。
工作原理:在搬運器和車位內(nèi)都裝有履帶,車位內(nèi)的履帶無動力,當搬運器到達指定車位時,一個推動器使搬運器上的過渡齒輪繞主動齒輪轉動直到與車位履帶上的從動齒輪嚙合,同時打開車位履帶上的止動棘爪,然后搬運器履帶驅(qū)動電機啟動,使兩個履帶同時運動,將車輛從車位送到搬運器上,收回過渡齒輪。
優(yōu)點:存取車速度快,車輛移動較輥子式平穩(wěn)。
缺點:制造成本高,過渡齒輪與車位內(nèi)的從動齒輪難以準確嚙合,當取車時,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會產(chǎn)生向下的力,將過渡齒輪問下拉,從而產(chǎn)生較大的側向推力,因此對設備的剛性要求較高;存車時,過渡齒輪上的受力方向相反,將過渡齒輪問上推,使其產(chǎn)生脫離傾向,推動器必須保持足夠的推力,使之穩(wěn)定嚙合。
適用范圍:主要用于橫向存取車,適用于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